• >
  • 热点新闻
  • >
  • 详情
解读常州“十三五”高质量发展(3)| 从电力数据变化 看产业结构调整“常州成效”
  • 发布日期:2021-09-06  150次阅读
  • 收藏

8月下旬的一天,溧阳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供电公司发来的信息:“当天12时—13时,溧阳区外来电中,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占比较高,16时—17时,新能源占比较低,建议企业将下午的生产计划调至中午。”科华控股随即作出生产调整,在不影响总产量和总用电量的基础上,降低自身的碳排放。

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在全国首个上线的“低碳数字能源互联平台”,助力常州市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一次成功实践。

电力数据变化,折射全市产业布局

去年10月,国网江苏电力率先在溧阳试点建设“低碳数字能源互联平台”,充分发挥当地新能源规模大、用能大户多、产业园区集聚等优势,通过经济补贴、绿色认证等激励措施,有效推进电网调度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进程,打造“双碳”优良“试验田”。

该平台现已接入分布式光伏发电5.15万千瓦、充电站960千瓦、储能1000千瓦/2000千瓦时、工商业用电负荷7.19万千伏安,为低碳电力调度创建了丰富的资源库;通过实时监测相关企业电能生产的碳排放情况,有效调动电网中的新能源发电站、充电站、储能设备、可调负荷等资源,促进绿色能源优先消纳,实现节能降碳。

此外,借助江苏能源云网平台,政府部门还能有效、规范、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该平台提供的今年7月全市用电情况分析,近5年来,常州市用电量增幅最大的为第三产业,较2016年同期增长74.58%;增量绝对值最大的为第二产业,较2016年同期增加用电量12.16亿千瓦时,增幅达42.05%;从工业细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而快速发展,用电量较2016年同期增长72.38%;传统强项电气机械产业较5年前用电量增长90.16%、通用设备制造较5年前增长30.05%……这些用电数据,充分体现了常州地区强有力的发展动能,也折射了常州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成为产业新名片

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用电需求持续攀升,今年7月用电量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过30%。

常州市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十大产业链占比达45.5%,高端装备达52%。尤其是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从“无中生有”到“有中变优”,综合实力领先全省乃至全国。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拥有动力锂电池电芯及配套生产企业近40家,动力电池产量突破25GWh,省内占比三分之二、稳居全省首位,国内占比三分之一、位居全国前二,已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产能大、产业链完整、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去年,光伏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产能达30.5GW,天合光能连续20次刷新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

市工信局局长严德群对此如数家珍:“常州制造业正加速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转变,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已成为常州鲜明的产业名片。太阳能光伏、轨道交通装备、新型电力装备、农机和工程机械等多个产业国内领先;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研发应用处于全国前列;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常州市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国际产业合作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常州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至2020年底,规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列苏南第一、全省第三;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0.4%,列全省第二。在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50强中,常州市位居17位,较2019年跃升6位。5年内,全市获得了4项中国工业大奖和3项“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承担了16个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国家单项冠军企业18家,均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抓“双碳”机遇推绿色发展,化工行业5年用电下降55.46%

全市供用电信息大数据平台还显示,“十三五”期间,常州市出现负增长的行业为化工行业,跌幅排名前列,5年来共计用电下降55.46%,这主要得益于常州市开展的长江大保护及化工专项整治行动,对行业发展进行了重新洗牌和转型升级。

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常州市自觉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责任,破立并举、绿色转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攻坚推进长江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力攻坚“减总量”。持续深入破解“化工围江”难题,2017年至今,全市累计关停并转迁化工企业近600家。

转型升级“优存量”。滨江化工园区与寅盛药业、光辉化工等21家化工企业签订转型升级三年高质量发展协议,助推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方向转型发展。

砸笼换鸟“强增量”。坚持产业链集群发展,明确新材料、新医药两条主线,放大化工园区稀缺资源价值,全力推动一批以新阳、中简、合全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东方碳谷”“创新药谷”产业地标。

为确保铁腕治污,市生态环境部门与常州供电公司联合针对污染企业名单,开展污染源企业的实时电量监测,定期形成污染企业的行业分析、用电变化、工业行业排名、省市县三级统计等报告,助力督促对污染企业的整改、腾退。

“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全市将以“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围绕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聚焦全市重点特色产业,聚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进绿色安全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取得新突破:市工业规模总量超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3%左右;两化融合全面推进,规上企业制造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培育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以上,上云企业数超20000家;创建绿色工厂100家、绿色园区2个。

(来源 常州日报)

新手必读
曝光台
双创
E交易
路演中心
您是第 0 位访客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锦路1259-2号10-13楼 联系电话:0519-88885680
Copyright © 2019-2029 常州创业投资集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