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热点新闻
  • >
  • 详情
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制定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5)
  • 发布日期:2021-01-09  217次阅读
  • 收藏

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制定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常州市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的关键阶段。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结合常州市实际,现就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1. 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十三五”时期是常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转型升级纵深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拼搏奋进,“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经济强”的基础更加厚实。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以上,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9%左右,高出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26位;人均水平超过2.4万美元,稳居全国前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突破600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1.3倍,位居全国前30强。实体经济更加稳固,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7位、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18位。“百姓富”的成果更加丰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近80%,百姓收入和社会保障的高线不断刷新、底线不断提高,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6万元、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左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确保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环境美”的底色更加亮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空前,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长江大保护深入推进,沿江1公里范围内危化企业全部关停。城市更新有序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摘得中国人居环境综合奖。“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成效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全面推广,“道德讲堂”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蝉联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长安杯”。
  “十三五”时期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变化是根本性的,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和变化,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新思想定向领航,持久深入解放思想,扛起责任担当,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着眼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对常州总体发展思路进行了丰富完善、深化拓展,确立了“135”的奋斗指向,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方向更加坚定;推动各板块、各条线开展“对标一流、争先进位”活动,找准标杆学先进、勇争一流走在前,引导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有为有位。我们突破了一批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难题,破解“化工围江”、实施“大板房”专项整治、推动老城厢复兴,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城市标识深入人心。我们实施了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探索,武进“三块地”改革经验写入新《土地法》,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响“畅通办”营商环境品牌;下放部分城区建设管理权限,着力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我们布局了一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项目,高点定位、系统谋划推进高铁新城建设,莱赛尔纤维、月星江南环球中心、宁德时代等一批百亿元项目引领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常泰大桥开工建设,城市轨道1号线建成通车,高速路网加密,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强化。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加速恢复增长态势。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常州发展正处在全面深度转型、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常州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够强劲,城乡区域发展依然不够平衡,城市能级、有效投入、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弱项。全市党员干部要着眼“两个大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保持战略定力,奋发有为办好自己的事,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 到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常州市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高水平建成工业智造、科教创新、文旅休闲、宜居美丽、和谐幸福明星城。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进入创新型城市前列,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基本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建成体育强市,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领先;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绿色发展国内领先,“强富美高”新常州的现代化图景成为现实。
  4. 谱写“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两个五年”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苏,对江苏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战略指引,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为江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常州“十四五”发展,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富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具有常州特色和内涵的现代化道路,以更多“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发展成果,为全省发展大局贡献常州力量。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总目标、总纲领、总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坚持不懈抓创新抓环境抓项目,强力推进工业智造、科教创新、文旅休闲、宜居美丽、和谐幸福五大明星城建设,着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再出发,勇争一流,争创更多第一唯一,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努力以市域现代化先行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探路。
  推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要求。
  在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做强智能制造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加快建设长三角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更高水平科技供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道路,加快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跃升,加快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
  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破解前进道路中的难题,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激发新动能,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重要节点,以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增创竞争新优势。
  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充分发挥常州资源禀赋、区位环境、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加快建设长三角中轴枢纽,深入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和老城厢复兴,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平台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年轻人经济等,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努力在促进全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举措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经验,成为新发展格局的强劲动力源。
  在城乡融合发展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建成城乡融合发展的全国示范区。
  在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八个更”要求,把广大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更加彰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弘扬常州精神,对标先进、提升标杆,干则一流、出则精品,勇于向最高峰攀登、敢于向排头兵挑战,奋力推进经济现代化、科教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进一步凸显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争当全国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奋斗目标: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现代化,围绕建成“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综合考虑未来趋势和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在“稳”的基础上“进”得更大一些,在“好”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快”一些。今后五年常州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如下主要目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0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43%左右,培育壮大地标性产业集群,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初步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
  ——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公共服务产品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进一步增强,“八个更”取得更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新增就业突破5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整体水平全省领先,居民健康素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美丽常州建设展现新面貌。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生态环境治理明显改善,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实施,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PM2.5浓度低于3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8%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考核要求,力争在“十四五”中后期碳排放达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开发强度得到合理控制。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常州精神凝聚力持续彰显,社会文明测评指数全国领先。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品牌标识度愈加彰显,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以上。
  ——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全面深化改革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牵引作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畅通办”品牌打响,跻身全国最优营商环境城市行列。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高水平全面开放格局进一步确立,“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纵深推进,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加强,法治常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基层治理更加高效智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二、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
  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智造明星城、科教创新明星城。
  5.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培育壮大高端装备、绿色精品钢、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型电力装备、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新型纺织服装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集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十四五”末全市工业规模总量突破2万亿元。统筹主导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布局,加快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全面实施“链长制”,重点打造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工业和能源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碳复合材料、生物医药、空天信息、5G通信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的单打冠军和“链主”企业,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开展兼并重组,着力营造高粘性、内生型产业生态,打造产业创新共同体,到2025年每条产业链拥有3—5家“链主”企业,加快形成“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的企业梯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发展产业金融、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6. 优化“智造”发展模式。聚焦交叉融合,加速推进生产要素、资源要素、技术要素与制造业的整合,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推进设备数字化、生产智能化、企业网络化、定制个性化,重点培育离散制造、流程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突出制造装备数字化换代、生产车间智能化升级、企业网络化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全流程智能化水平,推进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模式持续转变,打造一批具备行业代表性的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快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示范应用。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打造集标识解析、区块链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若干行业领先的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平台,高水平推进长三角基础制造业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常州中心等建设,更好赋能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完善数据共享体系和协调机制,推进政务系统数字化建设。全面建设数字社会,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提升公共服务、交通物流、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智能化水平。
  7.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大企业引力支撑作用。聚焦自主可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积极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在装备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医药、空天科技、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创造更多独门绝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企业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加大投入,巩固常州市在工业强基领域领跑地位。着力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一轮“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等,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雁阵梯队,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
  8. 建好重大创新平台。壮大科教城创新之核,加快建设“国际合作、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集聚、产业培育、高职教育”新高地,建好科创走廊,更好发挥对全市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开放创新,提升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中国(常州)德国中心等平台建设水平,办成国际合作示范样板。探索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构建顺畅高效的技术创新和转移转化体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创新服务项目、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遗传所、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高端平台作用,加快提升安泰创明、天目湖储能所等新型研发机构水平,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项目布局。加大政府科研投入,研究建设“龙城实验室”,开展原创性、系统性科学研究,突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打造聚引人才的“新磁场”、协同创新的“新高地”、撬动产业的“新支点”。
  9. 做大做强企业集群。完善股改上市、兼并重组激励政策,滚动实施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计划”,持续创优企业上市生态,到2025年上市企业数实现翻番,提升资本市场“常州板块”规模和影响力。做强龙头企业,支持开展境内外并购,增强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能力,培育壮大一批贡献份额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到2025年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集团)突破30家。做优特色中小企业,鼓励发展有竞争力的产品,打造“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和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到2025年重点培育形成300家以上“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加快形成既有“大象军团”也有“蚂蚁雄兵”的企业矩阵。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加强质量品牌“江苏精品”建设和质量奖企业培育,鼓励企业专注主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培育一批世界顶尖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常州创造、常州质量、常州品牌影响力。
  10.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探索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开展“柔性引才汇智”行动,办好“万名硕博常州行”等活动,引进培养造就一批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五年引进顶尖人才(团队)50个、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高校毕业生30万名以上。建设一批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深化“技能龙城”行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青年技能人才队伍,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保持全省领先。集成提供创新创业、子女教育、健康医疗、人才公寓等特色服务,增强人才归属感。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培养力度,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选择常州、扎根常州、书写梦想、成就事业。以招引人才、聚集人口、提升人气为主线,加大吸引外来人口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安居乐业保障,着力增加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11. 促进高校与城市共荣共生。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在常高校办学水平,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留常率,打造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蓄水池”。支持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二期建设,加快建设常州医学院。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层次,支持常州大学创建江苏高水平大学和地方领军型大学,支持常州工学院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办学、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申办江苏应用技术大学,支持有条件高校加强一流学科、高水平专业和产业学院建设,完善在常高校学科布局,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积极引进“双一流”高校来常设立校区,引进境外高水平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12. 加快园区提档升级。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走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建设一批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的专业化园区。推进常州经开区、中关村高新区、金坛经开区等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加快提升各开发区在全国全省排名,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分别进入全国20强、30强。推动各辖市区形成“一个省级以上高新区、一个省级以上经开区”格局,充分发挥“双区”带动效应。按照“一特三提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各开发区做强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引进产业链龙头项目及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技术和人才集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原则,推动开发区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推进“管委会+投资公司”运营模式,推广“园区+社区”“房东+股东”方式,集聚孵化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
  13. 优化创新发展生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从“后补贴”转向“前激励”,市区两级设立400亿元科创基金,带动全社会创新大投入,撬动形成200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深化对高校、科研机构“放权松绑”,依法坚持和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强化对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的分配激励,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形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完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壮大种子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规模,鼓励引导银行、保险、信托等创新金融产品。完善全覆盖的创新孵化体系,不断健全从“苗圃”到“孵化器”到“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链。完善全链条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链部署研发服务链,在研发服务、检测认证、成果转化等环节建设更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创新成本。完善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到2025年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55件。
  三、提升城市能级,建设长三角中轴枢纽
  充分发挥“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的区位优势,加快构建与枢纽城市相匹配的交通基础设施,打造支撑城市发展的大平台,持续推进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各类有形和无形网络通道,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打造交通、产业、生态、文旅中轴枢纽,增强常州对高端发展要素的吸引力承载力,整体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14. 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提升内联外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打造互联互通、安全高效、协调发展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干线铁路规划建设,建成常泰过江通道,积极争取将常泰铁路的等级和功能进一步提升,向南接入宁杭通道,向北连接京沪二通道及沿海通道,形成贯通南北铁路大动脉。建成南沿江铁路常州段,建设连镇铁路南延工程常州段等,加快构建“三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加密高等级公路网络,完善与无锡、泰州、镇江等城市的城际、高速、快速路网、轨道交通、城市道路衔接,打通断头路,形成市域“三环十九射”高速公路网和“四环二十一射”快速路网。提升机场能级,打造精品航线,建设空地、空铁一体综合交通体系。高效整合港口岸线资源,把常州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15. 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行动方案,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统筹推进区域协同、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公共服务一体化,积极参与共建世界级城市群。对接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推动溧阳、金坛融入南京都市圈,联合推进生态治理,链接宁杭创新资源,拓展南向发展空间。深入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引领常泰跨江联动发展,服务省域一体化。
  16. 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坚持功能引领,聚力品质内涵,打造现代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创新发展先行区,完成高铁新城建设和加速老城厢复兴。更高质量推进高铁新城建设,五年完成投资超千亿元,立足“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战略定位,大力招引智慧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慧数据、智慧传感等高端产业项目,加速发展企业总部、金融商贸、文旅休闲、科创研发等新业态,加快集聚高品质教育、医疗、文旅设施,建设森林绿肺、滨水风光、慢行步道,建成创智门、月亮船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群,打造跨江融合发展的桥头堡、美丽常州建设的样板区。以国家5A级景区标准提升复兴老城厢,充分挖掘中心城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工业遗存,构建“老运河—关河水上环线”“青果巷—西瀛里历史文脉轴”“文化宫—南大街核心商圈轴”“天宁寺—江南商场延陵景观轴”为核心的老城厢新格局,下“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实施老城厢老旧小区全覆盖改造,更多采用“微改造”方式焕新“风貌街巷”、提升“第一商圈”、点靓“龙城夜市”,形成彰显千年运河繁华盛景的文化景观长廊,打造独具江南特色、充满龙城魅力的“城市会客厅”。
  17. 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持续打造代表未来都市经济发展方向的新业态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引领策源作用的创新型经济,大力发展辐射区域大、附加值高的服务型经济,大力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型经济,大力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体现高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开放型经济,大力发展要素资源高频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线上线下融合联动的流量型经济。打造总部经济集聚高地,加大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功能性、地区性总部招引力度,大力培育一批本土总部企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总部基地,打造一批税收超亿元的总部楼宇。推动会展经济跨越突破,强化会展业与制造业及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展览”,做强做优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暨国际工业装备博览会、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等专业展会,培育国内外知名专业会展品牌,加快建设高铁新城国际会展中心、西太湖国际会展中心、曹山未来城国际会议中心等会场展馆,高水平打造集展览会议、展示推介、经贸洽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高端会展平台,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快推进“龙城金谷”建设,积极招引集聚各类金融资本,培育基金产业集群,五年内集聚机构超1000家、管理资产规模超5000亿元,打造长三角科创资本高地。
  18.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按照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城市有温度的要求,加快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贯通,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强社区生活服务圈建设,让居民工作、就学、就医等与居住地尽可能近,出行尽可能短,生活尽可能便利。推动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融入文化元素、增添体育功能,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健康驿站”,让市民拥有更多文化体育休闲的好去处。加强城市设计,重视城市通风廊道、视线廊道和天际线规划建设,打造一批富有个性的休闲空间、体现人文关怀的公共设施,提升群众居住品质。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道路、绿化、河道等基础设施的维护改造,有效破解停车难、交通拥堵、物业管理不到位、背街小巷治理难等“城市病”。统筹布局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增强城市国际化服务功能,围绕海外精英人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需求,加大国际医疗、国际教育资源有效供给,打造一批高品质国际化生活街区、未来社区和邻里中心。坚持能快则快、攻坚突破,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住宅加装电梯,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有效推动物业管理规范有序。
  19. 统筹优化全域发展格局。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的要求,推动形成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区和中心镇多极支撑、梯次发展格局,以区域强支点支撑常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科学划定城市功能分区,推动城市主中心扩容提质,加快天宁东扩、钟楼西进,加强新北、武进、经开区副中心建设,支持武进打造生态滨湖区、现代智造城,支持常州经开区加快打造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东部桥头堡。加速常金同城化,构筑常金一体快速路,打造常州西部新城区、发展新增长极。加快常溧一体化,推动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副中心城市和接轨南京的门户地区。推进中心镇建设,带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人口、产业布局更加均衡。
  20.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高效种植、设施园艺、规模养殖、特种水产等特色优势农业,积极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科学布局镇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展现新时代“鱼米之乡”风貌,全市规划发展村庄全部建成美丽宜居乡村。注重高素质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育计划,建立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21.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乡村作为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盘活农村资源,释放发展活力,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积极探索创新农地入市、科技成果入乡、城乡产业协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机制,落实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深化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形成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对口帮扶协作工作。
  四、立足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坚持扩大内需,拓展市场空间,增强发展韧性,善于利用国际高端资源要素,创造更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
  22. 扩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投资效益增长模式,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1.5万亿元。以产业投资增强优势,深入开展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聚焦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专题招商、基金招商,招引建设一批优质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政府投资补齐短板,在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公共卫生、民生保障等领域,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以民间投资激发活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要素配给,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力度,推动更多民营企业进入更广的行业领域,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增长机制。
  23. 释放消费潜力。提升传统消费,加快衣食住行实物消费品质发展,开展批发零售业提质增效行动,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内涵式发展,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市场,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夯实扩大内需的基本盘。培育新型消费,抢抓网络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热点,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在线文娱、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业态,积极发展体验经济、首店经济、无接触式消费等新模式,切实增强引领消费市场的能力。建强消费平台,发挥常州城乡居民富裕程度较高、消费潜力比较旺盛的优势,建好一批高品质综合商圈,重点推进江南环球港长三角超级商业航母建设以及文化宫、南大街、花园街等核心商圈改造提升。改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打造“龙城夜未央”品牌,以更优质的消费供给吸引更多周边城市市民到常消费,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24. 畅通经济循环。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统筹推进硬件和软件建设,强化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拓展对外物流通道,深化多港联动、海铁联运,扎实推进综合港务区建设,支持品牌流通企业规模化信息化发展,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服务推动国内大循环,主动融入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链,增强产业链技术协作能力,建立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促进产业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有机衔接,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参与国际循环,用足用好进博会、广交会、高交会等重要展会渠道,在稳步扩大紧缺资源、关键设备及零部件、优质消费品等进口规模同时,着力壮大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以内带外、开放联动,促进供给链和需求链互动并进、转型升级。
  25.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联动,集成吸引高端产业、科技、人才资源。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世界500强、央企等招引力度,吸引优质资本更多投向智能制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材料、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争取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文旅休闲等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先试,五年实际到账外资超150亿美元。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优进优出”战略,大力培育出口基地和品牌,积极发展新型贸易方式,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主动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支持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提升境内外国际合作园区能级,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中以、中德、中瑞、中欧、苏澳等合作园区的平台作用,打造一批国际合作示范园区,更多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管理经验,吸引全球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功能园区发展,建设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度。对标世界先进城市,提高投资环境、创业环境、生活环境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形成联通全球的功能设施、接轨国际标准的管理服务。
  五、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更加注重优环境、促联动、提能级,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提供制度保障。
  26.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绿色转型、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联动突破,提高改革综合效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重组,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快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决策、执行、组织、监督体制,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健全改革推进机制,完善改革风险预判、成效评估和容错纠错机制,支持基层开展特色化、个性化、差异化改革探索,加强改革成果总结推广。
  27. 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打造最具有竞争力的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在市场准入、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降本减负长效机制,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全面推动“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实施新一轮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重视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培育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敢创新的新一代企业家队伍。
  28.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奋力跻身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行列。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门全办”品牌,线上加大数据共享、系统集成、平台整合力度,强化数字政务,加强“一网通办”、“我的常州”APP、“政企通”等门户建设,线下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创新综合窗口建设,推动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推动经济社会管理权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营造优质规范的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有效做法,对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创优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平等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更优法律服务。创新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完善营商环境“好差评”制度,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大对企业家鼓励激励,大力弘扬激发企业家精神。

(来源:常州日报)


新手必读
曝光台
双创
E交易
路演中心
您是第 0 位访客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锦路1259-2号10-13楼 联系电话:0519-88885680
Copyright © 2019-2029 常州创业投资集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