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通知公告
  • >
  • 详情
  • 发文机关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主题分类 农、林、牧、渔业 其他

  • 标       题 关于印发2019年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苏农办种〔2019〕6号

    发布日期 2019-07-16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19年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9-07-16     259次阅读

收藏



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

为加快推进全省园艺业转型升级,促进园艺绿色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园艺产品供给,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据《2019年全省种植业工作要点》,我厅制定了《2019年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方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请各设区市于8月15日前将标准园登记表汇总加盖公章后报厅种植业管理处,同时将电子文档发送至jsnwyyc@qq.com。审核后将发文公布标准园建设单位名单。

联系人:厅种植业管理处 杨意成,025-86263449,南京市龙江小区月光广场8号,210036。

附件:2019年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方案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19年7月15日



附件:

2019年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要求,加快推进园艺绿色发展,提升园艺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2019年继续在全省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2019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结合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等项目,选择一批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园艺生产基地,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采后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增加绿色优质园艺产品供给,引领园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建设目标

2019年,全省建设园艺作物标准园100个,原则上每个标准园面积100亩以上。其中,每个涉农县(市、区)应至少建设1个标准园,承担部级园艺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的示范县建设2个以上标准园。通过开展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力争实现四大目标。

(一)探索形成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组织方式。扶持一批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开展“协会+合作社(企业)+农户”等组织方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充分调动其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产业富民带动力。

(二)集成创新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根据区域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生产条件,每个标准园集成示范1套以上覆盖育苗、建园、管理、采收、加工等全过程的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生产制度与技术体系。

(三)加快建立园艺产品优质优价营销机制。围绕市场需求,发展订单生产和商品分级包装,促进产销衔接。大力推进品牌创建,支持参加绿色、有机、森林认证等标准认证,鼓励联合开展品牌创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商标等,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优质优价。

(四)健全完善园艺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完善投入品管理、档案记录、产品检测、合格证准出机制,构建覆盖种植加工、收购、贮藏、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的质量追溯体系。标准园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三、建设内容

结合各地生产实际和产业发展需要,聚焦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重点抓好“四个推进”。

(一)推进按标生产。在系统梳理现有标准基础上,因地制宜制(修)订一批果菜茶农药残留、技术规程、产品等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推动标准园建设主体规范生产记录台账,严格按标生产,强化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推进品种改良。按照熟期搭配合理、品质性状优良的要求,加快推广一批果菜茶优新品种,推广应用蔬菜集约化育苗,提高果树无病毒良种苗木和茶树无性系良种覆盖率。鼓励标准园与科教单位联合攻关,加快选育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通过搜集恢复、提纯复壮、抢救保护,恢复一批传统特色品种。

(三)推进品质提升。重点抓好“两替两改”。抓好有机肥替代化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用肥需求和有机肥资源情况,制定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和施肥管理技术规程,减少化肥用量。抓好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控。集成推广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和服务机制,推进全程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抓好老果(茶)园改造。着力推动老果园“三改一减”(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减密度)、老茶园“三推”(推进茶树更新、推进土壤改良、推进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抓好产地环境改善。针对连作障碍等突出问题,开展土壤改良治理试点,推广轮作倒茬、深翻深耕、土壤消毒、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模式,试点示范农膜回收利用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用健康的土壤生产绿色优质园艺产品。

(四)推进品牌创建。着力加强田头预冷、贮藏、初加工等采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保鲜、分拣、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能力。鼓励开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选择有条件的产品创建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创响一批有历史沉淀、文化传承、市场认同的特色品牌,加大营销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

四、工作要求

(一)科学遴选主体。要结合本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特色鲜明、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引领产业升级。要突出抓好千亿元级绿色蔬菜发展规划实施,着力加强蔬菜标准园建设,每个设区市蔬菜标准园建设数量不少于建设任务的50%。有条件的地区可试点开展中药材等特色作物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园辐射带动特色产业扩面增效。2019年新建标准园不得与往年已建标准园重复。

(二)加强政策支持。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是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的具体举措,标准园建设已纳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将列入“大专项+任务清单”实施绩效的考核指标。各地要积极扶持建设完善现代化智能化设施装备、应用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强化全程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园艺精品园。积极引导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区建设园艺作物标准园,实现资源整合、资金集聚,提升园艺绿色发展水平。

(三)强化指导服务。各地要组织技术推广部门、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与标准园建设对接,切实做好标准园规划建设、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指导服务,支持开展绿色生产技术与模式的试验示范,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微信推送等活动,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提高标准化技术到位率。

(四)注重宣传引导。加强跟踪调度,适时开展调研,及时掌握标准园建设进展,收集整理标准园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对照《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验收办法》(苏农园〔2015〕8号),及时组织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标准园报省审核。


附表1、2019年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任务分配表.docx

附表2、2019年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单位登记表.docx



新手必读
曝光台
双创
E交易
路演中心
您是第 0 位访客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锦路1259-2号10-13楼 联系电话:0519-88885680
Copyright © 2019-2029 常州创业投资集团版权所有